极端气候常态化 人类将如何应对

2012年08月29日10:50  经济参考报

  作者:记者 闫磊/综合报道

  近年来全球遭遇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呈现常态化趋势,今年夏季的极端高温气候更令多国爆发了森林火灾、生产事故、农业歉收,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与此同时,以欧洲为代表的多地区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其中提前预警和减损的做法可供我国参考借鉴。

  圣婴来袭 高温灼烧全球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及日本气象厅近日都指出,今年7月至9月间全球会大范围出现“圣婴”现象——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升温,澳洲、非洲、东南亚、印度可能出现干旱,日本、北美洲地区转为温暖潮湿。

  在欧洲,进入8月以来,多地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点,并伴随干旱少雨天气,造成灾害性影响。持续的热浪在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和法国南部地区引发森林火灾,多国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过去半个月里,法国33个省先后发布高温橙色预警。8月下旬以来,比利牛斯山中部地区、罗讷山谷、罗讷-阿尔卑斯以及阿尔萨斯地区的最高气温一直徘徊在34至37摄氏度。法国卫生部门透露,8月8日至11日的四天里,仅巴黎地区就有约50人的死亡与高温有关。

  地处中欧的捷克最近一周也遭遇持续高温,20日的最高气温更是达到40.4摄氏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1日,该国一家化工厂的储气罐因高温天气发生爆炸,造成煤气外泄。

  高温和干旱引发西班牙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目前已造成八人死亡、数千人受灾。根据该国农业、食品与环境部公布的数据,共有13.9万公顷森林在这次火灾中被烧毁,面积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此外,持续高温和干旱还造成欧洲农业歉收。据总部设在荷兰的政府间组织“农业和乡村合作技术中心发布的数据,欧洲的谷物价格在过去三周上涨了25%,牧草比去年同期减产50%。以英国为例,该国牧草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60%,势必将带动欧洲奶制品价格大幅上涨。

  极端呈常态 制造灾害变本加厉

  有迹象显示,气候变迁正在成为常态,年复一年愈演愈烈。今年以来,全球各地因气候变迁引起最明显灾难性后果,就是粮食危机。专家预计,未来全球气候将更加反复无常。

  今年入夏以来,美国持续高温,号称美国粮仓的中西部地区,创下56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此外,根据美国干旱监测中心的数据,美国本土48州中,近2/3都已经出现干旱现象。美国是全球玉米、黄豆、小麦的最大出口国,其中玉米、黄豆更占全球出口的40%以上。美国中西部旱灾,已带来今年全球玉米、黄豆、小麦等农产品价格飙涨。稍早,发生于2011年的反圣婴现象、澳大利亚百年一见水灾以及2010年发生的俄罗斯大旱灾,都使近几年全球相关农粮商品价格持续上扬。这些例证说明,气候变迁已成常态,并将持续推升农产品价格,进而影响全球经济。

  美国赖斯大学气候变化专家罗恩·萨斯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警告说,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频繁爆发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大,这会是一种全球现象,人类需要提早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否则将会面临灾难性严重后果。

  萨斯对来气候变化颇有研究,非常关注近来美国及其多国面临的极端高温与干旱天气。他对记者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境内重大干旱、洪水、风暴和飓风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可以说,干旱不仅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且会越来越频繁,因为全球的气候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

  萨斯说:“干旱会反复出现。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将变得越来越常见。去年德州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气候变化的日趋加剧将使干旱的出现越发频繁,可能每10年或15年就会爆发一次。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都经历了重大的旱情。世界上每年在不同的地方都会出现干旱与洪水灾害。今年,如果纵观全球,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遭受着严重的干旱和洪水。”

  对此,农业咨询机构东方艾格总经理黄德钧认为,气候恶劣事件从原来的每100年10次左右,已经上升到了七八十次,所以从未来看,自然灾害、天气因素对农产品的影响肯定将越来越严重。

  萨斯同时指出,现在每年的气温与前一年相比都有明显的差异,极端高温天气会越来越多,而极端低温天气会越来越少。他说,在上世纪50年代,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出现的比例是相同的,从六七十年代开始,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2011年和2012年,这个比例达到9:1。极端高温纪录被打破的次数是极端低温的九倍。因此,可以说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爆发的可能性在增大,而且这种现象不会是某个国家独有的,会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萨斯警告说,气候变化问题非常严峻,10年或20年后,我们所处的环境将比现在更加糟糕,如果不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那么,全球平均气将会上升9至10华氏度。倘若如此,后果将非常严重。

  萨斯说:“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极端天气和极端高温等,这些自然灾害与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相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更为紧密。”

  人性化措施 减损获实效

  今年,在应对极端高温天气过程中,欧洲多国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措施,使减灾工作更富实效。

  西班牙政府负责主导了此次森林火灾受害者的安置工作,同时欢迎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减灾工作,以期扩大减灾工作的主体和效果。对于因火灾需要转移的居民,当地政府安排其在附近宾馆或体育馆等地避难,并提供食品和水等基本生活必需品。而非政府组织则主要向受灾民众提供政府援助之外的帮助,以提高受灾民众的生活质量。

  西班牙政府以最快速度对火灾受害者的经济损失作出评估,并及时给予直接补偿。西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倡议,决定建立一个长期的直接援助方案,对在火灾高发地区的受灾民众给予补偿。该决议由火灾调查委员会全程负责实施。

  意大利卫生部重新启动“1500防暑热线”,所有在意大利的民众均可以在每天8时至18时免费拨打这一电话,获取防暑建议。高温敏感者和老人等特殊人群还可以通过拨打该号码,转接各大区和市区免费公共服务热线,以获得针对性更强的咨询和护理服务。此外,意大利卫生部还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系列电子指导手册,向公众普及高温防护知识。其中既有普适性的手册,也有专门为婴幼儿、老人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发布的高温防护手册。网站还刊登有专业医护人员上传的夏季常见病诊疗建议,民众可免费下载使用。

  在法国,当地媒体在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费加罗报》连日发表对法国内科医生工会秘书长巴迪斯托尼等卫生专家的专访,向民众普及防暑知识。法国在处置预案方面格外关注“特殊群体”。政府在老人居所、妇产医院以及幼儿园都提供了避暑场所,规定所有敬老院必须配备纳凉设施。部分城市还会在高温季节向在市政厅登记的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救济。

  在比利时和荷兰等西欧国家,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机制通过强制插播路况信息等渠道,将保护网扩大至公路上行驶的每辆汽车,避免信息传递的“死角”。

  欧盟委员会健康和消费者总司公共健康署专门设立网页,24小时即时发布森林火险预警和高温预警。此外,西欧不少国家高速公路的电子提示牌也会实时显示路面温度和紧急救助电话等信息。

  由于有2003年夏天欧洲极端高温天气造成上万人死亡的惨痛教训,加上2007年、2010年欧洲再度遭遇极热天气以及2012年初遭遇极寒天气,欧洲各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地区性的极端气候“常态化”已成为不争的现实,各国必须加紧制定和完善应对极端气候的预案。

  在亚洲,频繁面对极端气候灾害天气的日本也有可借鉴之处,其突出特点是,在法律制度上、行政组织上,将中央、地方及个人等各种力量集结起来,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日本特别重视日常的防灾训练。一些地方设有防灾日,这一天众多国民会去参加和防灾相关的训练活动,参观防灾展览,媒体也不失时机地将过去发生过的灾害情况重新报道出来,强化防灾意识。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是日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一旦发生灾情,有一套能够立即行动起来的组织体系。

  日本还特别重视组织志愿者参与救灾。在2011年大地震中,(日本)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及时在网页上报告志愿者活动状况,厚生劳动省也及时地在自己的网页上刊登了志愿者的相关信息,让志愿者能够及时根据个人情况,赶赴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在日本的防灾体系中,中央政府特别重视对经济损失的推算,在此基础上制定重大自然灾害特别财政援助相关法律等,加上已有的《灾害救助法》、《灾害对策基本法》等自然灾害法,不断地完善着法律制度。这是长期防灾的重要保证。

  香港特区政府及各界都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香港于2007年成立一个由环境局带领的气候变化跨部门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发展和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同时,在2010年推出《香港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及行动纲领》公众咨询文件,建议包括订立碳强度下降目标等,而电力公司亦致力配合。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温家宝:还有几个月就归隐 希望把我忘记
  • 体育欧冠-AC米兰3-1出线 皇马1-1曼城出线
  • 娱乐张曼玉首度献唱劲歌热舞台风火辣
  • 财经湖南质监局: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47%
  • 科技世界第二大树:20层楼高有3200年历史
  • 博客汪小菲:反驳不实报道 潘石屹:被索5亿
  • 读书毛泽东医生解密是谁气死了主席
  • 教育10岁男童拟退学 称不想葬送理想于考试
  • 育儿男童幼儿园内生殖器被撕裂调查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