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12多哈气候大会”
《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6日上午在多哈闭幕,形成了文本草案递交7日的部长级磋商与谈判会议作出决议。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备受瞩目。昨天,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李燕端接受了南方日报独家专访。她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够保留下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第一、二承诺期“无缝连接”按照《国际法》临时适应执行
南方日报:《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会议原计划在当地时间5日晚上闭幕,是什么原因延迟到了6日上午才闭幕呢?
李燕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选项太多,现在是在简化,使其选择尽可能少一点,使基本问题能解决的都解决,把一些政治问题提交到部长级别的会议上来谈。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文本还是比较复杂,选项还是很多。比如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执行时间长度,减排力度,准入使用灵活机制问题,还有就是有关上一期的排放额度问题等仍有争执,于是延长一个上午再讨论。
南方日报:在灵活机制准入问题上,目前已有哪些共识?
李燕端:关于灵活机制准入问题,就是没有参加第二承诺期的那些国家,如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能不能享有这种灵活机制的资格。
京都议定书共建立了三种灵活减排机制,即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之间的联合履约机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之间的一种交易机制,即排放贸易。这三种机制允许缔约方以成本有效的方式通过境外合作获得或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指标,作为其履行议定书减排义务的一部分。
目前,77+中国在灵活机制准入问题上比较严格,不支持没有参加第二承诺期的那些国家享受资格;欧盟还稍微有一点灵活性,同意日本、新西兰等国家还可以参与CDM。
南方日报:京都议定书如何在法律意义上确保《议定书》第一、二承诺期“无缝连接”,这个问题关系到《议定书》产出的政治严肃性,有哪些共识?
李燕端:在法律意义上确保《议定书》第一、二承诺期“无缝连接”,提出了按照《国际法》临时适应执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国家在技术上不能接受,主要是因为跟国内法冲突。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现在大家在寻求一种可以解决的方案,尽可能能够临时适用的国家就适用,其他有障碍的国家就在2003年1月1日马上适用,这些国家会发政治声明,执行第二承诺期。
绝大多数国家不主张“热空气”过渡到第二承诺期
南方日报:如何处理第一承诺期由于设计缺陷出现的大量排放配额冗余(“热空气”)问题?
李燕端:坚持将热空气过度到第二承诺期的国家是有的,如俄罗斯的热空气达到60亿吨,但是不主张的国家占了绝大多数。因为这个影响到环境的完整性问题,大家都在积极地减排,这对大家的热情是一个打击。俄罗斯不同意热空气是处于少数派。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购买,没有市场的话,这一点还是可以解决的。
南方日报:有观点认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延续,欧盟是最大赢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燕端:我觉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够保留下来,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很大的胜利,京都议定书是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来制订的,反映了公约的原则和机制,特别是反映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这个原则依据的是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而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影响其经济的发展。这个机制能够保留下来,对发展中国家是特别有利的。在坚持京都议定书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的行为还是可以肯定的,他们也愿意让这个机制继续保持下去。现在除了小岛国很多国家都是支持8年,从谈判的情况来看,小岛国也是有余地的,只要能够解决力度问题,小岛国的这些想法也是可以谈判的。
南方日报:《京都议定书》第二期保留下来了,但欧盟一直咬定20%的减排目标不松口,尽管欧盟实际上已经接近实现这一目标。为达到2度的温控目标,如何提高发达国家的减排雄心?
李燕端:先把机制保留下来,把他们的承诺保留下来,未来几年要考虑提高他们的减排力度。这个是放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里面来谈。
南方日报:你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气候谈判专家与以往的谈判有何不同?
李燕端:气候谈判与别的谈判有很大的区别,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而且里面还涉及到很多外交、经济、环保的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对谈判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除此之外,气候谈判涉及到各方的利益,这是一个艰难的谈判,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都是不会轻易做出让步的,谈判人员经常是通宵达旦,谈判现场的氛围也是非常激烈的,各个国家都在围绕国家利益在周旋。和其他谈判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在谈判,都是在制订国际规则,不同的地方就是其积极性,对其经济上的影响性。
特派多哈记者 龙金光
统筹:陈韩晖
后方联动:实习生 李旦
(原标题:保留第二承诺期是发展中国家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