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环保音乐会用垃圾当乐器 警示听众保护环境

2013年06月06日02:49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红艳)昨晚,国家大剧院上演了一台“世界环境日”主题音乐会,音乐的力量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两年前,国家大剧院委约来自不同国家的五位作曲家,创作五部以环保为主题的交响乐作品。昨晚音乐会呈现的《黑色噪音》、《濒危》、《月浪》、《群岛之海》、《湿地》,便是五份精心孕育而出的“作业”。

  红酒瓶、塑料瓶、塑料袋、塑料包装泡沫……这些在人们眼里视为垃圾的东西,却成了《黑色噪音》中的乐器,在打击乐手的敲击、抖动下,发出奇怪的声响,每每引得台下观众发出好奇的议论声。而这些“噪音”与交响乐队的合鸣,却转瞬变成了音乐,琴瑟和谐。另外,由大剧院微博网友提供的“瓶瓶罐罐”,也在台上发出奇妙的声响,成了吸引眼球的乐器。

  相比于《黑色噪音》,《濒危》营造出的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紧迫感、压抑感,更加“折磨”人。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大剧院专门制作的环保视频片。鲨鱼的鱼翅被割下,大象的牙被砍下,犀牛的角被剁下,海鸟在被石油污染的海面上奋力挣扎……一幅幅画面,看着让人心痛。“这真的是一场沉重的音乐会!每一段旋律都是一种警醒。”有观众不禁感叹。而当看到《湿地》所配的短片中,可爱的企鹅们浑身沾满油污,无力行走,痛苦地等待死亡时,有小观众甚至两眼泪哗哗,拉着身旁妈妈的衣角说:“它们好可怜啊!”

  与音乐会同时进行的是一场特殊的画展,来自北京黄城根小学同学们创作的53幅环保题材绘画,引来观众们驻足观赏。同时,昨晚进场的每一位观众,都在入口处拿到了“独一无二”的环保节目单。这2000多份节目单,由3000多名孩子绘制。“我爱绿色的地球,我爱五彩的世界,我爱优美的音乐,我们都要保护地球妈妈!”二年级学生许博洋一笔一画写下了心中的呼唤。

(原标题:垃圾当乐器敲响环保警钟)

(编辑:SN00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暂时没有数据

  • 新闻长春市长就致120人死大火事故做检讨
  • 体育NBA-印城神塔拒恭喜热火 总决赛展望
  • 娱乐韩国小姐冠军旧照曝光被疑整容(图)
  • 财经中方拟三措施反制欧盟 空客订单或是王牌
  • 科技史玉柱营销心得:坚决不降价促销
  • 博客蒋方舟:农村人到城里谋生的原始动力
  • 读书继任公安局长不择手段争上位:前门
  • 教育北大卖猪肉校友:高考拼爹 最新大学排行
  • 育儿刘烨催促吴彦祖履行承诺早定娃娃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