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0
新浪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气象局:大气污染呈区域性 单靠一城市解决不了

2013年09月17日10:58  中国新闻网 我有话说

  中新网9月16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日前,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对此进行了解读,谈到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建立健全区域、省、市联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是,他说,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特征,所以需要区域联防联控,单靠一个城市采取措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气象部门共建成120个PM10、92个PM2.5、74个PM1观测站,基本覆盖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城市;建成52个地面臭氧观测站、31个大气污染要素观测站、365个酸雨观测站、29个沙尘暴观测站、11部气溶胶激光雷达,以及一个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站、6个区域大气本底监测站和60多个大气成分观测站,可进行二氧化碳、臭氧总量、大气气溶胶、反应性气体等大气成分观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可遥感监测雾、霾天气空间分布及其发生发展。

  陈振林介绍,建立统一布局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已建观测站网的作用。气象部门会继续强化部门合作,持续推进全国统一布局的环境气象观测站网建设,为国家环境空气监测贡献力量。

  据悉,《行动计划》提出,环保、气象部门要加强合作,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对此,陈振林表示,这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气象部门在环境气象业务、大气污染防治气象服务方面起步早、服务覆盖面广,已经取得良好效益,但提高预报准确率、精细化水平永无止境。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建立健全区域、省、市联动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陈振林指出,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特征,所以需要区域联防联控,单靠一个城市采取措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以京、津、冀为例,山西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很容易在偏西南气流的输送下,沿着太行山系中的洋河河谷和桑干河河谷向京、津、冀地区输送,导致大范围、区域性污染。

(编辑:SN099)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 新闻北京摔死女童嫌犯翻供:不知摔的是婴儿车
  • 体育英超利物浦2-2登顶 女排亚锦赛中国4连胜
  • 娱乐王菲失婚传将返港定居 经纪人:待定中
  • 财经蒋洁敏从境外运原油为薄熙来提升政绩
  • 科技iPhone失宠:新机上市疯狂预订不再
  • 博客李天一律师:酒可能下药 受害人律师回应
  • 读书王菲往事:意识到自己初恋浑身吓软了
  • 教育高中规定同性学生交往过密停课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