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0
新浪新闻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短评]环保靠法制更靠民意的持续施压

2014年11月21日10:12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新环保法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环保话题日益受关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这部法律接下来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因其主张“加大环境违法责任,加大对损害生态环境的企业、单位或个人的处罚力度”,媒体过去在报道这部新法律时普遍冠以“史上最严”,近来有媒体对比新旧环保法的变化,提到新环保法只有两条一字未改,修改幅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史上最严”似乎再添佐证。

  怎么改,力度是大是小,是观察法律修订效果的不同视角,在环保法的修改过程中,这两个问题被综合在一起,作为评价新法的主要标准。媒体反复强调新环保法修订幅度大,至于严格执法,更是被寄予厚望。外界的这种期望有一定的依据,但也可能夸大了接下来新环保法的作用。确切地说,这部法律的实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今后的环保执法将获得来自抽象意义上更多的司法支持,它能否转化为实质的环保价值,则还有待观望。

  过去论及环保执法不力的状况,一种典型的观点认为可将其归因于环保法制缺陷,事实是,目前环保法制建设并未像外界想象得那么糟糕,恰恰相反,除却环保法,各细分领域的环保法制建设早已推进,法制趋于完备。除此之外的另外一种论调认为,环保部门被边缘化、权力不足影响了环保执法效果,这种观点颇有外宾范,须知环保部门权力大还是小,都是一种特意的安排。环保执法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其关键在于,环保执法一旦加强就可能损害企业乃至地方政府的利益,很多时候,阻碍环保执法的恰恰就在政府部门本身。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制定更多的法律,给予环保执法部门更多的权力,只要政府利益作祟,恐怕也只能解决部分枝节问题。环保执法要加强,政府部门必须有足够的决心和压力。

  环保执法并非一直疲软,偶尔还是会让人眼前一亮,后者主要就源自政府部门自身的决心。然而,再深入一些,一般情况下,要让政府部门确立环保的决心可并非易事,它或是上一级政府的明确要求,或是民间持续施压的结果,在一些重大项目的决策中,后者的影响尤为明显。政府部门已经明白,环保工作做得好不好,经常会直接影响地方稳定,因为牵涉到生命健康这一基本的诉求,相关民意向来稳定且坚定,这也使得环保经常会促成民众实质的政治参与。无论法制建设成效如何,民间推动环保的这一逻辑显然不会发生改变。新环保法确立了保护优选损害担责这样的原则,环保执法有望加强,这是常规框架内的环保举措,除此之外,从长远更应该看到,加强环保,是顺应民意缓解社会矛盾的必要举动。

  (原标题:[短评]环保靠法制更靠民意的持续施压)

文章关键词: 环保 法制 政府部门 民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中国公众人权观念调查

大众的人权主张和要求,更多地倾向于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方面相对较弱。

高仓健桑

一切缘起改革开放之初那部电影:“那是全中国的大人们只有八个样板戏电影看的时代,那是全中国的孩子们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三战电影的时代…日本电影《追捕》,除了悬疑、犯罪,让人们第一次看到爱情,看到男女骑马,看到飞机追逐、高铁高楼。

第三轮巡视组有啥新招?

这个难题,在老王手中解决了。巡视组组长一次一授权,并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三个“不固定”更是解决了这个历史难题。但显然,深谙中国传统治理之道的老王,并不满足解开一个历史难题。这不,他更是要求巡视在“专”上着力,在巡视传统之外,开创了一个叫“专项巡视”的东西。

被儿女遗弃,老人怎么办?

一位律师也提醒老年人们一旦碰到这种情况,可以报警,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但是报警、告状对于一位76岁,双目失明的老人谈何容易。

  • 揭秘:高仓健给自己选了哪块墓地(图)
  • ​呼格吉勒图案件再审的启示
  • 宋代“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
  • 高晓松:徐志摩祭日英译诗三首
  • 《地心引力》《星际穿越》中槽点
  • 女人要注意自己的床上形象
  • 为什么美国物价比中国低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