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我与“区伯”擦身而过
区伯被“嫖娼”事件发生后,一拨又一拨的朋友提示我要小心,朋友的提示让我回忆起四年前发生在湖南邵阳的那一幕。财新《新世纪》周刊披露湖南邵阳计生部门为收取社会抚养费,将超生婴儿强行抱走,统一改姓“邵”,并将其变为“弃婴”,送入涉外收养渠道,从中牟利
本报讯 (记者 张红梅 陈维灯)违法排污、破坏环境却拒不整改,环保部门也无可奈何。这样的情形,在三峡重庆库区已经成为过去——记者日前从万州区获悉,库区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自今年1月1日以来,已发出环保禁止令7份,并对其中3人实施了行政拘留。这也是三峡重庆库区首个因违法排污拒不整改而被实施行政拘留的案例。
三峡库区是全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渝东北地区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要求千方百计保护好库区的青山绿水。2011年12月,我市在万州区人民法院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对万州、云阳、忠县、开县、梁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1区8县中,涉及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其他环境保护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实行集中管辖。
尽管如此,“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老大难问题仍困扰着库区环境执法。据介绍,环境违法案件有特殊性,从行政机关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到立案、处罚告知、听证、处罚、复议、诉讼等一系列程序完成,所需时间大约为9个月,不仅无法及时有效制止环境违法行为,还给后续的修复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万州区人民法院联合上述区县环保局、公安机关,开始探索建立库区环境司法与行政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并于去年12月“小试牛刀”:根据区环保局的申请,对万州区天城镇工农村三组的保杰废油回收公司发出环保禁止令,有效制止了该公司违法排放废气的行为。
(下转2版)
(原标题:1至3月发出环保禁止令7份 首次行政拘留3人)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