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NGO干得多说得少”
12月11日凌晨4点,坎昆气候大会主会场月宫,几个来自中国本土环保非政府组织(NGO)的青年在紧张地忙碌着。刚刚从会场出来的他们,正忙着在网上发布中国NGO对坎昆会议的印象。为了等到大会结果,他们与记者一样熬到凌晨。坎昆气候大会期间,除了各国谈判代表的唇枪舌剑,世界各地的NGO也纷纷亮相,在这个大舞台上努力展现自己的组织,宣传各自的环保理念。这其中,大概有30个中国本土NGO。虽然他们还不是很强大,但为了在大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认真程度超乎普通人的想象。在闯荡坎昆气候大会的过程中,这些为环保事业奔忙的人坦言,中国环保NGO处在起步阶段,可以与各国NGO多交流,并且学会宣传自己。
“来次坎昆排放2.2吨碳”
杨方义: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气候变化项目主任
一路都在算自己碳排放
“我很低碳的。这次来坎昆,我住在青年旅社,出行坐公交车。出门也没有带什么资料,就带两页纸,不过上面一页是100g的铜版纸,不够低碳。我这次来的排放主要是飞机。”杨方义说。
在从北京到坎昆的路上,杨方义都在计算自己的碳足迹(碳足迹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
“我在坎昆的碳足迹大概是2.2吨。如果用我们‘山水’的计算器,还要高一些。今年的大会空调那么冷,这很不减排。在很多细节上,大会还可以更低碳。”杨方义对记者说。
与环保结缘以环保为业
杨方义最初和环保结缘始在上大学的时候。2000年,受“自然之友”影响,杨方义开始参加和组织大学生环保社团。在他看来,虽然当时的活动都很不成熟,却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04年毕业时,在大学里学国际贸易的杨方义选择到环保NGO工作。很多人说他傻,但他说这确实是源于兴趣。随后,杨方义去德国留学,回国之后又回到了NGO工作。
杨方义最关注的领域是森林问题。
在坎昆,除了组织各种活动,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参加关于REDD(减少森林砍伐和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边会,几乎所有的相关会议都能发现他的身影。
“中国NGO收入还较低”
据杨方义介绍,中国本土的NGO最早出现在1993年,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能力正在慢慢提升。目前的各个NGO都有各自不同的议题和关注点。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生,主动来问我们要不要实习生或者志愿者。这在几年前是没有的。”他说。
不过,杨方义也坦言,目前中国本土的NGO招人不一定能留住人。从收入方面来说,国内NGO的待遇还是比较低。草根NGO面临资金问题。如果将来私募基金能够更多的与NGO合作,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见团长时不停“织围脖”
倪一璟:绿家园总干事
代表中国NGO见解振华
接受采访前,倪一璟刚刚代表中国本土NGO和中国谈判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见过面。在等待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倪一璟的微博上几乎几分钟就更新一条,实时速记下解振华的话,第一时间发到网上。
“这是我和绿家园的召集人汪永晨学的,写博客,写微博。有时候会遇到比如网络不好等问题,也有人说,写这么多谁看啊。其实,还是有人看的。”瘦瘦小小的倪一璟笑着说。
“我们来坎昆之前就已经跟解主任见过一面。解主任比较了解中国的环境NGO是做什么的,他对本土NGO比较信任,态度很开放。有些事情有误解就是因为缺乏沟通。”她说。
对此,杨方义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他认为国内NGO很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提出意见,能够很好地与政府互动。“一味的反对,不是NGO应该做的。”杨方义说。
注重与其他组织多交流
倪一璟经常写文章,她这次来坎昆,除了举办活动,参加边会,还比别人多了一项工作———做采访和接受采访。虽然觉得这么多国家的人飞过来开会很不低碳,但她相信这种大会能为政府、民间和媒体三个层次的人提供一个相聚和交流的机会。
“很多国家之间的误会,都是因为沟通少而不了解造成的。”倪一璟说,此次中国本土NGO相继与美国、欧洲和基础四国的NGO分别交流,了解到了很多东西。毕竟中国本土NGO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能够直接进入联合国会议,能够开阔眼界,看问题更加理性。
采访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在展会中心里,倪一璟和绿家园的另一个女孩忙着四处查看她们放在各个展台上的介绍资料。如果没有了,就补上;如果还剩一大堆,就分析是怎么回事。然后背着大包回旅馆,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熬夜听录音起早赶会议
窦丽丽:自然之友的气候变化项目协调员
每天评出表现最差国家
见到窦丽丽的时候,她正在会展中心里发放环保传单。
这个清瘦的姑娘当天看上去有点疲惫。
前一天她去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COP16)会议。会议十分冗长,她必须要把每位代表的话记下来,拿回去和大家分享。当晚,她听录音到午夜,转天又要很早爬起来,参加每天例行的中国本土NGO坎昆人员的碰头会。
很多中国本土NGO都是CAN International的会员。这个组织包括全球500个NGO,每天会评出“化石奖”(当天表现最差、阻碍谈判进程的国家),窦丽丽他们的碰头会也从CAN International的展位开始。
碰头会是一天工作的开始,大家分享前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协调当天的活动。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每个人随后就按照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去参加边会或者其他的活动。
“中国NGO不擅宣传自己”
窦丽丽对大会的议程很在行。“LCA怎么又出来文本3了?”、“KP能不能谈下来啊?”她和别人聊天中,总是冒出各种专业术语。
气候大会现场,一些外国NGO的宣传活动形式多样,比如在会场外搞行为艺术,或者不停地大声喊环保口号等。对此,窦丽丽说:“中国本土的NGO特别不擅长这个,干得多,说得少。对于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本土NGO来说,目前还是一个能力建设的过程。”
“山水”的杨方义也坦言,中国NGO宣传自己做得不够,资金是一个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理念。中国NGO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不想去说,或者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说去推广。
本报特派坎昆记者 储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