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跨境野生动物走私链
作者 邓丽 吕雯瑾
透过细密的铁丝笼,一只年幼黑色长臂猿爪子紧紧攥住笼门,瞳仁漆黑,好奇而惊恐。
这只灵长类动物已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野生动物收容中心的那只笼子里度过了数月。西双版纳州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陈勇说,黑色小长臂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野生动物走私清缴行动的“战利品”。
黑色长臂猿能活着已经不错了,很多野生动物被缴获时,已经成为冰冷的尸体,或者动物制成品,如各种皮毛、熊掌,龟壳。向记者认真描述这些时,陈勇面容忧伤。
“有一次,查获了一车制品,满满一车动物尸体铺在院子里,有果子狸,还有很多种动物,那真是大屠杀!”西双版纳市森林公安局局长王超更是激愤。
难以遏制的动物贸易
云南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4000多千米,加上10多个边境口岸和90多个公开的边境通道和边民互市点,以及数不胜数的小道、水路,使得边境间动物走私贸易非常频繁,也给查处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
一位野生动物保护人士表示,即使边境贸易的野生动物是邻国走私过来,但多国森林接壤,野生动物也会在边境线活动,国籍难以确认。
云南是野生动植物的宝库,仅西双版纳州就生存着占全国1/4的野生动物和1/6的野生植物物种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25个热点地区之一,需要更猛烈的打击野生动物走私。
动物保护组织TRAFFIC曾对云南省保山、腾冲、瑞丽和西双版纳边境地区以及缅甸境内木姐和小勐拉市场走访。在中国打洛口岸对面的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的小勐拉,发现大量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出售。
调查显示,野生动物从邻国流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两国的大商贩事先已联系好,内外接应,设法批量运入,在云南中转,销往其它地方;二是口岸设有公开和暗地收购处,将边民零散运入的野生动物集中,再运往中国各地。
大量的野生动物常被伪装,放在运水产或农产品的大卡车中运入,由中国商贩接收,从云南转运他地;零散的野生动物用小船、竹排、手推车或人携带等方式运入;野生动物活体被装在袋内、木箱内、竹筐内、特制的笼中运入。
来自西双版纳森林公安局的资料显示,仅2010年1月1日至10月30日,西双版纳州就查获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13起,收缴野生动物3731头/只。其中国家一级7头/只、国家二级6头/只,一级动物皮张2张,一级动物制品16件,二级动物制品5件。这些野生动物主要为鼷鹿、巨蜥、蟒、熊、猴子、果子狸、大头龟、眼镜蛇等,途径很大一部分即为走私。
云南林业部门用建立野生动物收容站和野生动物收容中心的方式,来处理边境野生动物大量流入中国的问题。但一些野生动物收容中心或成为二次贩售点,或资金紧张无以为继。
跨境走私查获难题
王超说,跨境走私解决难,一在于国境线长,人力物力不足,二在于各国法律野生动物保护标准和执行力度不一。
他介绍,现在查获的跨境野生动物贸易多由邻国进入我国,但各国法律保护强度不一,国境线太长,内地对动物皮毛、食用、药用以及观赏的需求旺盛,森林公安配备的人力、资源无法真正实现有效遏制。
版纳州现有森林公安民警152人,人均担负15.9万亩森林资源管护任务,且民警呈现老龄化,一线警力严重不足、装备滞后、资金匮乏。
按国家配备森林公安民警的标准,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民警缺口170余人。未落实新的政法经费保障标准,经费紧张,基础设施滞后,全州五个基层派出所均无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
王超解释,国内野生动物资源相对匮乏,但需求很大,价格很高。邻国资源丰富,经济比较落后,价格低。周边国家的野生动物资源必然会流入。所以,通过边境走私、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稀动植物及其产品案件仍呈多发态势。
从缅甸、越南、老挝流入云南的活体野生动物,大部分被运往外地,一部分在当地餐馆食用,一部分被配制成各种药酒内销或外运。边民零散运入的野生动物,在各口岸被公开和暗地的收购处集中,或汇入国际大商贩的贸易渠道,或直接再运往国内各地联络销售处。
据介绍,一般种类野生动物多数供边境地区当地消费;珍稀种类销路很好,但数量越来越少,非常紧俏;而适宜长时间远途运输的野生动物,如爬行类的龟、蛇、巨蜥,哺乳类的穿山甲等,市场需求和贸易数量都特别大。
据当地警方调查,目前野生动物贸易,除了少数供宠物外,大部分是以死体形式流入,主要是“由大商贩事先联系好,内外接应,批量运入,在云南中转、销售的”。中国商贩接收了野生动物后,又设法销往广东、香港、澳门及其他地方。
王超介绍,2010年2月4日凌晨,版纳州勐海县森林公安查获一起走私案件,当场收缴蛇124箱,计(净)重2480千克,约3720余条。
警方称,“此案涉及野生动物数量之大全省罕见”。据了解,这些蛇绝大部分将流向珠三角的餐馆。
“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对野生吃动物趋之若鹜?基本上所有野生动物都带有病毒。我们查获的熊掌很多冰冻技术不好,都是臭的,穿山甲掀开壳子都是寄生虫,看着都恶心。”王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