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主笔 孙力舟
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和一干门徒隐居在世外桃源般的桃花岛上,这种逍遥旷逸的生活,让无数读者神往。也许,很多人都有一个“岛主”梦,只是梦的内容不同。
一座荒岛的私人开发史
“桃花岛主”黄药师只是金庸虚构出来的人物形象。但中国史籍确载有一名真实的“岛主”。元朝初年,曾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对抗的中亚大国花剌子模的国君摩柯末,最后就死在里海的一座荒岛上。
有关荒岛的文学作品也不少。12世纪的阿拉伯文学作品,就有对荒岛的描述。17世纪初,英国文豪莎士比亚也曾创作过以荒岛为场景的戏剧。但最著名的,莫过于1719年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灵感来自一个苏格兰水手在海上遇险的经历。
荒岛求生,的确是个很有吸引力的话题。当代美国的真人秀系列电视节目《生存》(Survivor)就大受欢迎。该节目将多位参赛选手置于人迹罕至的荒岛中,展示他们的求生经历。剧中荒岛的美丽景色,勾起许多人买岛的欲望。
当无居民海岛被个人拥有时,就成了私人岛屿。好的岛屿,自然受到众多买家垂青。一些著名的私人岛屿,甚至多次易手。
蓝剌宫岛(BlueLagoon)是加勒比海岛国巴哈马的一个旅游胜地,距巴哈马首都拿骚5公里。19世纪时,这个岛屿曾是加勒比海盗歇脚的地方,海盗们用泻湖中的盐分来保存食品。
1875年,英国人查理斯·金·哈尔蒙(后来被封为骑士,并被任命为塞浦路斯总督),以35英镑从英国王室买下该岛。11年后,他把这个岛卖给巴哈马人奥古斯图·约翰·艾德里勋爵,售价105英镑。
6年后,两个美国人以145英镑买下,用来种植玉米和蔬菜。可惜地种得不顺利,1902年,他们把小岛卖给阿伯拉罕·冯·温克,亏了10英镑。温克雇了数百名劳工,排掉泻湖中的盐分,种下5000棵棕榈树,还修了1600多米的水泥路。他把岛屿作为公园来经营,建了一个动物园,里面有猴子、孔雀、火鸡、鹦鹉和海豚,还用自己的船把游客接上岛观光,每名游客收取1美元。
从1916年到1979年,这个岛的主人是麦古基安家族。约翰·T·麦古基安是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的首席驻外记者,曾获得普利策奖,他还是一位政治漫画家。他以1.75万美元从温克手中买下这个岛,将其命名为“宝藏岛”。
小岛的魅力主要来自岛上的原始生态,但它却受到军事训练的破坏。
二战期间,这个岛被同盟国征用了一年,用于秘密训练英国和美国3支从事水下破坏的突击队。这些突击队员每天绕岛游泳11公里,经常在岛屿周围进行爆破和深水炸弹爆炸试验。不仅如此,队员们晚上还常常把手雷扔下山崖取乐。结果,山崖受到严重破坏,岛上的小城堡因此坍塌。
1979年10月,L.A。美斯特买下了小岛。1991年,一场风暴把小岛一分为二。有一天,2000公里外形成的一场风暴造成的9米高巨浪扑向小岛,从泻湖的西北角处切开小岛,后来在这里修筑了桥梁连接被分开的两个部分。
从这个岛的开发历史,我们可学到如下几点:
1.私人岛屿往往多次转让使用权。找到私人岛屿合适的发展道路,是让岛屿得以升值的关键。这个岛是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发展旅游业才具备经济效益的。
2.私人岛屿的地质环境往往脆弱,如果不注意保护,用于军事训练,容易造成重大破坏。
3.开发私人岛屿是有较大投资风险的,除了开发失败的风险,还有极端气候等自然灾害带来破坏的风险。
4.国家在需要时,可以征用私人岛屿,买岛之前也要有这方面的风险评估。
形形色色的荒岛“建国”
应该承认,斥资买岛的人动机各异,有的是为了远遁尘嚣,享受阳光沙滩的休闲生活;有的是炫耀财富;有的是看好这个产业,搞投资;有的是想亲自实践环保理念。但是,最有趣的,是那些想通过买岛来摆脱主权国家束缚,实现独立建国梦想的人。
迄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岛屿都被一个或多个国家宣称拥有。在国际法上,个人或公司对岛屿的购买或开发都无法带来主权的变更,这些岛屿仍受主权国家的法律管辖。然而,有些人仍沉迷于在荒岛上独立建国的梦想。一些人甚至建立人工岛屿,以宣布建国。
有些这样的“小岛国”发行了硬币、邮票、勋章,甚至还有“护照”和“国旗”,但大多属于自娱自乐,很少被外部世界承认。
1865年,加勒比海上出现了第一个由购买岛屿而自称独立的“国家”——若顿达王国(KingdomofRedonda),时至今日,它仍没能成为真正的国家,但其“国王”和“贵族”一直存在。目前,有4个人声称应该获得王位。
20世纪初,拥有英国伦迪岛(Lundy)的马丁·克勒斯·哈曼宣布自己为该岛的君主,还发行了私人的货币和邮票,但他还没敢宣称独立于英国。
1945年,美国百事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罗素·阿伦德,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海岸外一块面积为0.065平方公里的岩石小岛上,宣布建立“外巴尔德尼亚大公国”,该“公国”的“国民”是69名渔民。1968年,一群人在距离意大利海滨城镇热米尼11公里,属于意大利领海的亚得里亚海域建了一个400平方米的平台,宣布建立“玫瑰岛共和国”,并发行印章,将世界语定为官方语言。该“共和国”建立不久,这个平台就被意大利海军占领并摧毁,理由是没向意大利交税。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弟弟莱彻斯特·海明威,在牙买加西岸外的公海上建了一个木制平台,将其称为“新亚特兰蒂斯”,且自封为总统。然而,这一水上建筑被风暴破坏,最终遭到墨西哥渔民的洗劫。
1972年,美国内华达州的地产大鳄迈克尔·奥列佛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以南的密那瓦珊瑚礁上修建人工岛,宣布建立密那瓦共和国,但该“国”未能获得国际承认。近邻汤加王国派出军队,兼并了该“国”。
2004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些同性恋者,宣布建立“珊瑚海群岛男女同性恋王国”。
最成功的是“西兰公国”
迄今,在荒岛上“建国”的最成功案例是“西兰公国”。
1967年,在一座距离英格兰海岸7海里,被遗弃的二战的炮台“罗夫斯塔”(一译“怒涛塔”)上,英国前少校罗伊·贝茨宣布成立“西兰公国”,自封为“大公”。1968年,一些英国工人在接近罗夫斯塔时,罗伊的儿子开枪警告,结果罗伊被以非法使用武器的罪名告上英国法院。英国法院驳回起诉,理由是罗夫斯塔并不在英国领海之内。此后,罗伊·贝茨将此判决视为英国事实上承认“西兰公国”独立的标志。
1975年,西兰公国公布“宪法”,此后还推出“国旗”、“国歌”、“护照”和“货币”。
1978年8月,当贝茨夫妇“出访”英格兰时,自称“西兰总理”的亚历山大·阿辰巴斯, 雇了几个德国人和荷兰人,用直升机和快艇,向罗夫斯塔发起进攻,并把贝茨的儿子扣为人质。后来,贝茨夺回罗夫斯塔,俘虏了亚历山大和雇佣军。亚历山大是个德国律师,持有“西兰公国”的护照,他被以“背叛祖国”的罪名起诉并关押。贝茨还要求他交纳3.5万美元的罚金,否则不会获释。德国政府要求英国出面干预,但英国表示拒绝。德国驻英使馆的外交官前往罗夫斯塔斡旋,在几周的谈判之后,亚历山大被释放。罗伊·贝茨宣称,德国外交官的来访,标志着德国在事实上承认了“西兰公国”。
1987年9月30日,“西兰公国”宣布将领海从3海里扩展到12海里。1999年,罗伊的儿子迈克·贝茨被任命为“摄政王”。
21世纪初,“西兰公国”建立了官方网站,向全世界公开出售勋爵、男爵等贵族称号,其中“西兰勋爵”目前售价为29.99英镑。
另外,在互联网时代,一些热衷于角色扮演的人们,不满足于穿王公贵族的戏装,而是在网上呼朋引伴,策划“买岛建国”,建立拥有真正“领土”的国家。21世纪初,这样的“建国”尝试明显增多。
目前,我国也允许外国人租赁荒岛,但相关的审核更加严格,通过上文介绍,我们不难明白,开发荒岛事关国家安全,从严把关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