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浩
7月12日清晨,淮河淮南李嘴孜段,梅彩成喊上哥哥梅彩云等人一起出船捕鱼。梅氏兄弟都是淮河上的专业渔民,前些年由于水质差很难捕到鱼,他们平时靠做些别的生意糊口。最近,他们发现淮河里又出现了野生银鱼,于是重操老本行。
梅氏兄弟捕鱼用的是机动船,船上立着一根铁管,与竖躺在船上的粗木根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支点,然后挂上渔网,下到水中,机动船逆流向前,行进中张开渔网捕鱼。伴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渔船沿着二道河北岸行驶着。“银鱼一般都生活在靠近河岸的表层水域,到河中心就捕不到了。”梅彩云说。
说话间,梅彩成喊了声“收网”,渔网从河里升起来,这一网捕了约8斤银鱼,其中最大的约有三寸长。“前段时间,我们一天最多捕到161斤。”梅彩成说,端午节前后捕到的银鱼最多,现在平均一天能捕到四五十斤。“这在早些年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淮河水都是黑的,这几年水又逐渐变清了。”
上午,几名渔政执法人员也来到淮河李嘴孜段巡查。他们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淮河污染严重,包括淮王鱼、银鱼在内的一些野生鱼类濒临灭绝。从2009年开始,陆续有人在淮河里捕到银鱼,而且捕捞量一年比一年多,这也说明淮河水质在变好。“银鱼很娇贵,水质不好就没法活。”
淮南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淮河淮南段已无劣V类水,全年水质基本上都保持在Ⅲ类,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