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程枝文 龚棉
“夏季是自行车租赁的旺季,可一天能有一两个人来租就不错了,一个月的租车收入只有100多元。”
在北京雍和宫地铁站A口,北京贝科蓝图公共单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科蓝图”)有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这里停着近百辆非机动车,但有着贝科蓝图特有标志的公共自行车只有11辆租车点管理人员说:“维持我们这里开销的主要来源不是租车费,而是停车费。”
2008年奥运会期间,贝科蓝图设置了近200个网点,超过8000辆自行车投入运营,自行车租赁业务热火朝天。目前,该公司只保留了12个联网点,仅剩几百辆自行车用于出租。其两年内的巨大变化只是这个行业的一个缩影。
34辆车被一根铁锁链串在一起,锈迹斑斑
在贝科蓝图的一个已被撤走的租赁点上,管理存车的梁永贵说,这里租车的生意很不好。“本来要租车的人就不多,租金又那么高,一个小时要5元钱,谁会租车啊?”
梁大爷回忆,奥运会时期,因为宣传力度大、人们感到新鲜,租车的生意还不错,但没多久就没什么人租车了。后来因为租车的生意不好,管理员还曾经在这里卖饮料。
出现困境的不只是贝科蓝图一家。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场上这几年出现的公共自行车租赁公司主要有7家,大部分网点数量减少,有的甚至已经退出市场。
奥运后,北京的自行车租赁市场状况可谓是每况愈下。为此,市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去年7月,北京市政府通过的《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阐明,将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枢纽,设置1000个左右自行车租赁点,形成5万辆以上租赁规模。
今年3月,北京市政府在《“绿色北京”行动计划》表述,到2012年形成约500个租赁点,2万辆以上租赁规模,到2015年要形成约1000个租赁点、5万辆租赁自行车的规模。争取在2015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23%。
可实际情况如何呢?
北京朝阳医院门口,7辆北京甲乙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乙木公司”)的租赁自行车横倒在地上,锈迹斑斑,车筐里堆满了各种垃圾,车身爬满了细小的虫子。“这些车已经在这里半年多了,我们也不知道谁在管理,也没有看见有人租过。”路边一家店铺的老板告诉笔者。
成立于2007年8月的北京甲乙木公司最多时有2000辆租赁自行车。后来因经营困难,车体广告无法实现,且车辆被盗毁严重,缺乏政府扶持等原因停业。在北京市工商局的网站上,笔者发现,这家注册资金达125万元的公司,包括西城、宣武两家分公司都已经被吊销了营业执照。在去年12月停止经营租车业务后,该公司的一些车辆转由方舟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舟公司”)接手。
那么,方舟公司的租赁市场又如何呢?
“方舟公司在这儿的自行车有34辆,大部分都已经报废了,租车卡年前被回收了,所以这些车也租不出去。”公益西桥地铁C口的女管理人员说,“租车费用太高,还不如花五六十元买辆二手车呢。”
她告诉笔者,其实隔三差五的也会有人问租车事宜,听到要先交180元押金,就转身走了。加上网点过少,市场越来越小,公司就不提供租车服务了。在这个有近100平方米的停车点,笔者在一个角落里发现,方舟公司的这34辆车被一根铁锁链紧紧地串在了一起,锈迹斑斑,蜘蛛已经在它们间“安家”。
去年8月,方舟公司在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分公司,北京市工商局网站上显示为“开业”。但笔者来到了他们的企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2号北平房院,并没有找到方舟公司。和平里七区居委会一名姓杨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方舟公司确实在这里办过公,好像生意不太好,今年年初就已经搬走了,如今这里改成了幼儿园。”
“以前我们也做过一段时间的租车业务,后来因为市场不好,就撤了网点,现在主要做高档车租赁。”北京康多自行车租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笔者。
同时,在北京工商网站上,笔者也没有查到有关北京自由鸟自行车出租服务站的注册信息。据知情人士介绍,江苏龙骑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租车业务也不容乐观。
免费租赁门槛高
据业内人士称,北京市自行车租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收费租赁模式,一种是公共租赁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不少困难。
与贝科蓝图、方舟公司等企业不同的是,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永久”)提供了免费租赁公共自行车的服务,且作为北京唯一一家提供免费自行车租赁模式的公司,按理说应该很火爆的。但在东四十条桥的一个租赁点上,笔者连续两天在上下班高峰期蹲点观察,只发现不超过10辆自行车曾经在此停过。
据了解,要想骑上免费的永久自行车,必须具有当地户口。居委会人员告知,只有辖区居民有本市户口,社区才提供担保办诚信卡。同时,笔者了解到,租车必须经由刷卡进行,卡内积分100分,两小时之内归还可加1分,超过两小时扣10分,超过一天扣100分,分值使用完了就不能再租车了。
永久的热线电话服务人员告诉笔者,目前该公司在北京市东城区和朝阳区两处有10个点试运营,之所以采用积分方式和两小时为限,是为解决北京公交的“最后1公里”路程,一般两个小时也就足够了,这样也保证了每辆车的周转率和充分循环使用。
在东四地铁站C出口,一刚租着永久标志自行车的王先生对笔者说:“车还不错,骑自己的车要交停车费,还担心被偷。”但租车门槛还是挺高的,只有有他所在区域的户口才能租车,他的几个在西城那边的朋友都租不了。
我为什么不租自行车
在市民眼中,公共自行车租赁还是有许多不方便、不完善之处。
首先是费用问题。
“以前也租过一段时间的自行车,但到我们家楼下就没法还车了,只能留在楼底下过夜了,这样费用就不划算了。”一位刚买了新汽车的退休大爷告诉笔者,其实他也不提倡买车的,“如果租自行车方便的话,我还是愿意租车的,既锻炼身体,也能环保、提高城市绿色竞争力呀。”
“租车5元一个小时,可有5元钱可以坐地铁和公交,北京哪儿都能去了。”经常骑车的小武说,“像我这样每天骑车上下班的,如果租一个月公共自行车,都能买辆非常好的自行车了,我干嘛还要租呀?”他认为:“400元的押金太高,谁每天带着400元钱去租车呢?”除非自行车免费或仅收取少量的费用,否则自行车的租赁市场难以形成规模。
其次是担心不安全。
在周一上班高峰期的70路公交车上,张女士表示:“我平时也骑自行车过马路,但总感觉有些胆战心惊。”她不允许她的孩子骑车出行,“即使再挤,也要上公交车,安全第一嘛”。她希望,城市规划能考虑到自行车道建设问题。
另外,观念也是一个大问题。
一名自称是在北京自行车协会工作的人说:“在北京乃至全国,推广自行车的最大难题不在于政策和费用的问题,而是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从众现象严重,总以为自己对环境做的一点点‘坏’对地球危害不大,总以为对人类共有的家园付出的一点点‘好’于事无补。”他说,很多人把开汽车看作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即使门口的公交车空空的,也非要开自己的车去显威风、摆阔气。
什么样的模式才适合北京
其实,北京是较早开始做公共自行车租赁的,也是最早把自行车租赁形成网络化的。今年8月26日,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举办了“绿色出行与城市发展”座谈会。市交通委称,要力争在2015年内,完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车3种绿色出行方式比例达65%。市交通委副主任李建国也表示,5年后,北京将建成3000个自行车换乘网点。
据贝科蓝图的经理白秀英介绍,贝科蓝图是在2005年最早进入北京自行车租赁市场的一家公司,奥运期间也繁荣过,那时网点遍布2号、5号地铁线,多达180多个。
“自行车租赁市场衰败的原因不是什么经营理念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政府的支持。”白秀英说,要一个民企去协调包括工商、税务、水电、市容市政等系统是几乎不可能的。她说,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选购先进的软件系统,还有300多名员工,车库至今还存放着4000多辆保存良好的自行车。她认为,只有得到政府支持,“这项公益事业才能持续下去”。
永久总经理李沧田则认为:“很多人不愿骑自行车,觉得骑自行车寒酸、没面子,很多人还把开车作为一种身份的标签和奋斗的目标。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模式适合北京,我想还是要经过实际的验证。国外的模式拿到北京来不一定适合,上海、杭州的模式拿过来也不一定适合。”
李沧田说,公共自行车租赁需要政府的支持,永久在北京正处于投入期,希望通过成功试点赢得政府支持。同时,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逐渐普及之后,可以吸引到其他商业形式或通过服务外包模式获得相应收益。
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年内将在三大区域试点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目前确定的试点区域包括文保区东城区5号线沿线、通州区八通线北苑至土城沿线、4号线中关村综合商务区周边地铁站两侧3公里范围内。试点区域中,每隔500米将建设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主要依托商务区、地铁周边以及大型公共设施设置。
北京市交通委规划处处长陈燕凌,在“绿色出行与城市发展”座谈会上介绍:“这几年,北京也不断地在地铁周边尝试自行车租赁,但效果并不好。因为原来是公司在操作,商业性比较强,而且网点太少。”她表示,此次试点会是政府行为,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管理,同时采用以政府为主导,采取实名制、“免费+收费”的模式。
有知情人士透露,政府此次招标规划是在对杭州、武汉、上海等地的调查基础上提出的,招标将公开并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具体的时间还不确定。
“无人管理的自行车,第一年是新车,第二年是旧车,第三年便是烂车,第四年就是垃圾了,还是必须收取一定押金的,靠自觉会难以为继。”白秀英说,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将推动北京自行车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