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南百年大旱的启示:森林越多旱灾越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5日11:56  新浪环保 微博
滇西北健康的森林 图片来源:TNC 滇西北健康的森林 图片来源:TNC

监测滇西北干旱地区植被 图片来源:TNC 监测滇西北干旱地区植被 图片来源:TNC

  文/龙勇诚  (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首席科学家)

  2010年3月下旬的一天,我穿行在云南哀牢山间的原始森林里。哀牢山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为重要的原始森林区之一,总面积7万多公顷,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当时正值中国西南地区遭遇世纪大旱期间,严重的旱情使得6420多万同胞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110多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000万同胞无水可饮,直接经济损失达246亿元。然而走进森林中,我眼前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山涧潺潺流水,林中猿声回荡,莺歌燕舞,百花争艳,处处生机盎然。旱情何在?真有百年一遇的旱灾?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数月未见滴雨,哀牢山与灾区之间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那一天,我夜不能寐,一个灵感油然而生;我翻身下床,提笔疾书,一个计划跃然纸上。第二天,我把几位朋友约在一起,在地图上把西南5省的130多万平方公里地域,按每一万平方公里划为一个分析单元,即100公里×100公里的一个个方格,然后把所有媒体报道的旱灾地点都准确地标记到各单元格之中,再根据现有资料计算出各单元中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从而分析自然保护区对缓解旱情的作用。这些保护区基本上都被森林覆盖。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面积百分比在每个单元格中越高,旱灾地点数量就越少。当自然保护区面积百分比达到20%时,旱灾地点几乎为零。

  我们终于明白:极端气候对于原始森林来说,只不过是牛刀小试,不足为怪。正是由于中国西南地区很多地方的原始森林已然不在,这才招来如此大的灾害。如果我们的家园仍保有20%以上的原始生境,这场世纪大旱就不会酿成如此一场世纪大灾。因此,2010年这场震撼世界的中国西南百年大旱并非天灾,而是人祸!我们必须硬生生地吞下这枚自己破坏家园生态环境所酿成的这枚巨大无比的苦果!人们必须明白:保护原始森林不仅仅有助于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关乎到我们自己的福祉与生存安全。

  在科学定义中,原始森林是指面积为100平方公里以上,且数百年来未曾遭受任何大规模的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遮天蔽日的巨大乔木,攀缘不绝的藤类植物;灵长类的低声“交谈”夹杂着千百种鸟类的啾啾鸣叫,这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都是云南的原始森林中再平常不过的画面。

  原始森林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生物量均最高的陆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始森林是大自然的原创之作,它象征着纯洁和生态文明,它的存在意味着这里的生态系统还很健康。而居住于森林周边地区的人们的福祉和生态安全均依赖着森林的健康。同时,地球上所有的原始森林共同构建了人类生活的健康基础和源源不断的生态资源。原始森林理应得到人类的尊重与呵护。

  提及原始森林,人们总会联想到绿色、静谧、深邃与神秘,联想到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和姿态各异的野生动植物,令人怦然心动,情不自禁地希望身临其境,却又难免心存踌躇。

  没错,全世界现存的原始森林大多集中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和低纬度的热带雨林地区,正是因为这些地方地广人稀、气候寒冷或酷热,开发较晚,人类较难到达,才使这些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得以保留至今。而中纬度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属湿润或半湿润地区,较为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密布。早在许多年前,那里的森林就被严重破坏了,尤其是那些大城市集中的地区甚至早已变成无林区。

  目前,全球主要有七大原始森林地区,分别是:被称为“大猿森林”的中非低地雨林、亚马逊雨林、亚太地区的天堂雨林、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雪地森林、北欧及俄罗斯东部的原始森林、素有“大熊森林”美誉之称的北美西部温带雨林和南美温带森林。

  当前,全球所有原始森林地区都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即使是前面提到的七大原始森林地区也不能幸免。这是因为原始森林地区多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当地政府和社区为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常会忽略原始森林的保护需求。亚洲由于人口众多,势态尤为严重,是地球上七大洲中除大洋洲和南极洲外,森林面积最少的大洲。这一危机在中国显得最为突出。神州大地上的森林覆盖率早已不足20%,而其原始森林覆盖率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2%。这才是中国众多所谓因极端气候所引起的旱、涝灾害的本源。

  近30年来,我曾去过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原始森林。其中大部分都被当地社区奉为神山圣地。它们之所以保存完好,完全是因为被披上了一件神圣的宗教外衣。但据我对这些神山圣地的观察发现,几乎所有当地文化中的神山圣地都关乎着当地社区的生态环境安全。这才是它们之所以被奉为神山圣地的根本原因。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当地居民早已摸索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并且用宗教、文化的方式将这种保护理念代代相传。这些所谓神山圣地和其他各种宗教保护地的本质就是为了保障人类的生态安全,保自己家乡一方平安。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人口密度极高,森林覆盖率很低,总体保护得很差,多数森林质量低劣,物种日益减少,生态危机早已凸现。1998年的长江洪水、2010年的中国西南百年大旱和后来接踵而至的特大涝灾是大自然向中国国民敲响的一次次警钟。当我们被救灾故事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辉深深打动时,当我们眼含热泪为受灾同胞伸出援手,筹资捐物时,当我们默念着“多难兴邦”的古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之崛起默默贡献力量时,你有没有想过,你是否知道有多少灾难是可以避免的,有多少眼泪原本不必流淌。

  生存与发展,总是生存第一,发展第二。先有了生存保障,才可能再图发展。但愿沉迷于经济快速发展美梦中的国人能在这一声声越来越沉重的生态危机警钟鸣响中及早醒来!

  最后的原始森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欲解除中华大地的各种生态危机,全靠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关心,一道行动,让祖国的森林恢复昔日的健康,更加繁茂,永远生生不息。

  本文摘编自《人与生物圈》2011国际森林年/TNC森林保护专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2)

 

更多关于 森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