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实施7年名存实亡 网民:“限塑令”是时候升级为“禁塑令”了

为减少白色污染,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然而,7年多过去了,效果并不明显。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塑料消费6000万吨以上。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限塑令”甚至沦为了 “卖塑令”。
网民“乾羽”:限塑令已遭遇七年之痒,说限塑令名存实亡也不算夸张。问题是,对限塑令声讨或取消非常容易,但环保意识的提升,环境问题的治理却异常艰难。
网民“云舒”:即使在塑料购物袋被证明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情况下,如果找不到比之更加方便、有效的替代品时,人们对于塑料袋的“热情”只会有增无减。
网民“樊大彧”:传统塑料袋造成的污染损失巨大,政府部门与其花费巨资治理环境,不如转变思路,给予环保塑料袋生产企业一定补贴,把环保袋子的价格降下来,让“禁塑令”可以顺利成行。
@人大代表陈飞:要想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就要严格执行限塑令,提高塑料袋的使用成本。
@中国经济网: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不可急于求成。当前,既不宜否定限塑令的积极作用,也不能破罐子破摔,想当然地认为限塑令毫无效果,甚至索性不要限塑令了。
责任编辑:康亮
close
退出
登录|注册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表情
分享到微博
发布最热评论 刷新
最新评论 刷新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