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保护区内,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希夏帮马峰附近的一个雪山下,几只藏原羚在觅食。
青藏高原——这座世界最年轻雄壮高原上发现的每一种物种,几乎都曾刷新世界自然史纪录。
4月初,一支科考队进入青藏高原珠峰保护区,《南方都市报》作为唯一受邀媒体,全程跟踪记录此次野生动物科考。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到北坡,一个多月的行程,发现了堪称世界最美丽鸟类的火尾太阳鸟、神出鬼没的高原野狼、红斑羚、以及不可一世的猛禽秃鹫、憨态可掬的珍稀小熊猫等。
此次科考,将首次向外界完整揭秘出这片神秘高原上至今生活着的数百种生命精灵的缤纷面貌。
这是一次全新的考察。
2011年4月,受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委托,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湖南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的一支野生动物(脊椎动物)科学考察队,在2010年多次进藏考察基础上,再次踏上这片神秘高原。而占地33810平方公里的珠峰保护区,几乎囊括了青藏高原所有典型生境。
一个多月来,在反复高原反应和极端环境考验下,这支科考队已经初步完成了西藏境内横切喜马拉雅山脉的吉隆沟、陈塘沟、嘎玛沟、樟木沟等四条深谷的野外调查,实地调查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其中,在地理、生态迥异的喜马拉雅南、北坡,科考队历时两年共记录到鸟类131种,13目41科;兽类39种,9目17科;两栖类8种,1目3科;爬行类15种,2目5科;鱼类8种,1目2科,其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鹗、草原雕、紫林鸽、短嘴金丝燕、锈红腹旋木雀等30多种鸟类为珠峰保护区新记录。
从19世纪初,英国人J.D .H ooker从锡金出发,首次踏足西藏采集植物标本。此后,俄、美、德、意、日、法、瑞典等国前后上百人,以不同名义和身份,进入西藏腹地考察。
新中国成立后,在青藏高原研究资料极度稀缺的情况下,前后组织了两次大型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科考队队长王斌说:“与前两次大型青藏高原科考相比,除调查方法、调查条件与调查手段的时代不可比性外,仅本次调查的调查领域(只做脊椎动物)和调查精度均可堪称前所未有。”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红 摄影(除署名外):南都记者 方谦华